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1~9月我国生产新能源汽车3.85万辆,销售新能源汽车3.81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了290%和280%。
从各季度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正在提速。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60%,二季度销量增长了290%,到了三季度增速进一步扩大到380%,这被业内人士称为“爆发式增长”。
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能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与各汽车厂商的大力推广不无关系。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各种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不同的租赁模式和试驾形式,一方面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使用并认识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也在私人消费启动之前促进了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埋下伏笔。
租赁成推广主要模式
11月5日,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嘉定园区宣布,将在园区内试水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的使用门槛。据了解,这将是国内第一次由官方主导的电动车“分时租赁”试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园区已有400张电动汽车牌照用于分时租赁,首批试点车型包括通用雪佛兰、荣威E50等。价格方面,前30分钟15元,超30分钟后每分钟1元,24小时最高180元。
“分时租赁模式下,消费者只用在网站或APP上注册会员就可以得到会员卡,用会员卡刷卡打开车门,租车费用通过会员卡记录结算。”易约车创始人王俊明对记者介绍说,“这种方式很便捷。”
实际上,早在官方进入之前,社会上已有创业公司看好分时租赁市场,易约车就是其中一个。北汽新能源的一位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分时租赁模式很适合新能源车的推广”,在他看来,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有限,很适合以短途用车需求为主的分时租赁,而通过这种灵活的“试驾”,消费者也能以低成本体验电动车。
据王俊明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在德国已经是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在国内这一模式受到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局限。然而,在上海张江地区则不存在这一矛盾。分析认为,张江远离市中心,行车路况相对较好,且有更多安置充电设备的空间。
据了解,除分时租赁模式外,整车厂商开始探索各种渠道吸引消费者。早在7月底,北汽新能源与法兴华宝签署合作协议,为其提供20辆E150EV纯电动车,用于开展汽车租赁业务。8月,北汽新能源又与电商平台京东合作,消费者在线支付后可获得北汽E150EV纯电动车1天的使用权。
分析认为,以租赁为主的商业模式,一方面能够促进消费者更多接触电动车,从而在观念上接受;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费者避开了高额的购车和维护成本。因此,租赁模式被视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方式。
充电设备供不应求
据了解,通过各种商业模式的带动,配套设施已经开始供不应求。“充电设备很紧张。”王俊明向记者表示,“我们经常得把电动车拉到很远的地方充电,有时候甚至需要从办公室接线充电。”
实际上,此前电动车的各种商业模式还未兴起的时候,充电桩曾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彼时电动车的私人消费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度陷入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而随着租赁模式的兴起,充电设备开始供不应求。
为满足充电桩需求,10月底,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透露,年底前将完成建设1000个公用充电桩建设。对充电设施的探索也在进行,全市首批10个路灯充电桩也于10月28日在京郊投入使用,电源来自于道路上的88盏路灯。据了解,目前北京地区已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80座,充电桩共计2423台,能够满足3580辆电动汽车的充换电需求。
分析认为,配套设施之所以能加快建设,与电动车租赁等商业模式的启动所带来的需求有关,而随着相关设施的完善,电动车在私人消费领域也能获得更好的竞争力。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动车租赁起到了撬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最大公约数”,而未来随着更多灵活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或许能解决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更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