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摩托车与配件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

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否存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电动邦  浏览次数:613
核心提示:2015款现代途胜燃料电池从今年6月份开始就开始了租赁服务,而汽车媒体人士也有望在洛杉矶车展前,即今年11月份试驾丰田最新款的

2015款现代途胜燃料电池从今年6月份开始就开始了租赁服务,而汽车媒体人士也有望在洛杉矶车展前,即今年11月份试驾丰田最新款的燃料电池车。

  从2013年丰田在东京车展上推出FCV概念车算起,一直对新能源和高科技“情有独钟”的丰田进入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将近一年。而2016年,同属日本车企的本田,也将紧随现代、丰田适时推出燃料电池汽车。

  然而,不管是产业分析人士还是包括电动车爱好者在内的一些新能源汽车的粉丝们,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否最终”存活“下来,以及该车型的实用性都持怀疑态度。

  某外媒在同其中一家主机厂进行沟通时,也传达了外界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质疑的一些声音,并从产品销售、技术以及加氢站建设三方面共提出十个问题。毫无疑问,在燃料电池汽车陆续投放市场之际,这些问题是现代、丰田和本田负责产品的高层理应为用户解答的。

  一、产品规模/销售策略

  (1)从发布到大约2020年,你们限量生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做到高于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出台的“零排放车辆”要求的最低标准吗?

  (2)你们的燃料电池汽车是采取直接销售,还是租赁的运营方式呢?

  (3)到2020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数量预计可达全球汽车产量的1%,或年产量可能达到100万台。那么,你们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何时可以达到类似的水平?而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还需要付出哪方面的努力呢?

  二、和纯电动汽车比一比

  (4)目前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次加氢所花费的时间不到10分钟,但却可以获得483公里的续航里程。相比之下,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可以在20分钟内为Model S提供续航里程322公里的电量,而也有分析人士建议未来应该生产更大容量、可进行直流快速充电的电池。假设到2020年,市面上一辆价格适中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02公里,同时12~15分钟即可充电80%,那么这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还能有哪方面的优势呢?

  (5)因为对绝大多数的纯电动车用户来讲,他们可以在家里或者工作场所的充电桩,非常便捷地获得充电服务。而对那些敢于尝鲜、购买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必须开行16~48公里才能找到一家加氢站。那么这个时候,相比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又在哪里?

  (6)不管是车主,还是主张绿色出行的倡导者们,尽管数量很小,但他们在近20年里一直是纯电动汽车有力的支持者,并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声援和努力。那么,类似的、力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群众基础在哪里?同时,消费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需求又有哪些方面呢?

三、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平衡

  (7)有哪些私营产业部门会把建设加氢站、出售氢能源作为一项盈利性的事业来做呢?而这些加氢站又是由哪些产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谁又愿意投资100万~300万美金,在未来一切发展都不明确的情况下,建设几千座氢燃料补给站呢?

  (8)1千瓦时的能量可以驱动纯电动车行驶5~6公里,但用1千瓦时能量制成的氢气却只能使氢燃料电池汽车获得上述1/3的里程。所以,为什么把用在交通产业领域的能源用来制备氢气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呢?

  (9)之前有分析师曾对生产一辆电动汽车和一辆氢燃料汽车的碳排放量进行过对比,发现如果以同一电力资源为标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油井至车轮”(well-to-wheels footprint)排放要比电动汽车多得多。这似乎暗示了在所有的零排放车辆中,氢燃料电池汽车比电动车的“碳足迹”要高得多。你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0)现在外界对生产电动车用锂电池以及电动机的“碳足迹”有很大的争议。你们有研究过全周期的碳排放吗?此外,在全周期的碳排放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占比多少?对结果的测量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外媒针对丰田、本田以及现代的氢燃料电池提出的这十个问题,看似有些“刁难”之意,但实际却反映了消费者以及产业人士对这项新兴技术观望的态势。而日韩三大车企巨头拿氢燃料电池赌明天的做法,在明知加氢站建设困难重重的条件下一意孤行,也着实令人费解。但无论何时,创新都是有代价的,开辟新领域更是如此,但必须要有人去承担这一风险。

  但氢燃料电池目前仍采用“铂”催化剂,不仅价格不菲,而且对助燃空气要求很高;其次,氢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和污染排放量要从源头算起。氢能不是一次能源,制造过程就要消耗能源。转成氢气后压缩、运输、充瓶又要耗费能源,而制造复杂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更要消耗与其价格对应的能源,这些都是摆在车企面前赤裸裸的问题。因此,如果这三大主机厂能够清楚自己的布局规划,能够真正解决上述这十项问题,那氢燃料电池才足以得到长期发展的机会,而不会是试验品,半路夭折。

  【编者注】

  1. 碳足迹,英文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号召人们从自我做起。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开始践行减少碳足迹的环保理念。

  2. 除了碳足迹,另一个较仔细计算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就是计算“油井至车轮”(well-to-wheels)的排放。即从开采石油、提炼、运送,到最后汽车使用,当中各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也计算在内。以有机蔬菜为例,本地生产的因为少了空运过程,当中就少了一个排碳的环节。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Live Chat by comm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