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摩托车与配件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

新能源汽车“成长”烦恼:受限地方保护隐形“门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7  浏览次数:415
核心提示:我国各地方政府对新能源车设置了多种准入限制,新能源车补贴地方保护色彩极其浓厚,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横亘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前的最大挑战。
       任何新事物的健康成长,总是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磨砺与羁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同样适用于这个逻辑。由于地方政府的保护,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困境,究竟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也成为行业讨论的焦点。

近日,有媒体披露,我国各地方政府对新能源车设置了多种准入限制,新能源车补地方保护色彩极其浓厚,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横亘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前的最大挑战。

发展遇隐形“门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时,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里,针对外地企业设置了很多隐形“门槛”。例如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规定外地企业若要在当地销售新能源汽车,必须在当地注册公司或建立工厂,变相地让企业“以投资换市场”。

去年出台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异地企业在当地成立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以上的销售子公司,才能获得补贴。

无独有偶,有的地方政府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外地企业在当地设厂,但是却提出必须配套采购一定比例的本地零部件。

在优品金融研究所政策研究部研究员朱映迪看来,推迟政策出台时间,被迫以投资换市场,政策执行“亲疏有别”是目前隐形“门槛”的三大表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地企业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除地方政策底线,敢在政策出台前进行生产销售,而外地企业因担心政策有变,政策出台前的理智做法是保持观望。  

朱映迪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地方政府迟迟不推出优惠政策,外地企业无疑会错失抢占市场的先机。一些地方的政策虽是一视同仁,但在政策执行上却向本地企业倾斜,如审批时间长、设置补贴申领障碍、迎合本地企业的技术路线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终目的是降低企业的成本和时间。表面上来看,短期内本地新能源汽车似乎得到地方政府的“尚方宝剑”,实则是由于地方的保护,也使得当地企业完全失去市场竞争环境,最后只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深圳思格洛投资有限公司经理罗高瞻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各地政府对本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以及力度不一;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严重,外地车难以进入本地市场,没有公平统一竞争环境。

毫无疑问,地方保护严重阻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失效,优质企业和优质产品难以在竞争中取胜,造成劣币驱逐良币,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朱映迪表示,从技术创新与进步看,地方保护主义对补贴机制、技术路线进行诸多限制,抑制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同时补贴亦导致本地企业的过度依赖,削弱其竞争力。从消费者角度看,在地方保护主义下,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更加狭小。

财税体制改革是破“隐形门”关键

其实,我国新能源汽车地方政府存在保护,决策层也早已注意到事态的严重性。早在2014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广目录。

不仅如此,在今年的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多个部委派出了5个督查组分赴河北、吉林、上海、浙江、安徽等15个省市。

据悉,督查组工作主要就是摸清地方保护政策情况,督查工作明确强调:取消地方推广目录,不得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在本地设厂或采购本地零部件,同时还将督查无序建厂、零地价、倒补贴等违背产业政策的不合规招商情况。

“地方保护的根源在于地方税收。”朱映迪认为,目前国内财税体制现状是地方政府事权大,财权小,地方政府肩负节能减排的重任,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财政收入作为支撑。这种现状,倒逼企业通过一些“歪心思”以完成中央的业绩考核。

记者了解到,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显著特点是中央政府补贴加地方政府配套补贴,该举措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但也催生了地方政府“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

“本地企业是地方纳税及GDP创收的主体,出于税收与业绩考核的压力,地方政府确实有动力将优惠政策向本地企业倾斜。”朱映迪表示,应积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赋予地方企业较为平衡的财权与事权,基本原则是税收取之于车,用之于车,使用环节的税应高于生产环节。

有业内观察者认为,地方政府应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谋求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政策制定上,要做好顶层设计,不应太过纠结于政策细节,该由市场决定的交由市场决定。

据了解,目前国家补贴与地方补贴均是发力车辆购置环节,而车辆使用环节,如充电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有业内人士称,地方补贴和国家补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国家补贴发力车辆购置,而地方补贴发力使用环节,出台更多非货币性支持政策,在车牌、充电服务环节给予更多支持。

逐步取消补贴促其健康发展

其实,任何一个依靠国家补贴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同时也是畸形的。新能源汽车尽快取消补贴,已是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一些新能源汽车补贴“骗补”事件逐渐浮出水面后,我国将对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补贴。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2017年—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调20%,2019年—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

朱映迪认为,取消补贴并非是让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弃之不顾,而是通过更多非货币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优质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提高技术标准以推广优质产品,还原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

据悉,今年2月份,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发展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新模式列为10大重点任务,届时能源互联网与电动汽车的融合将破除新能源汽车推广、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气象。

朱映迪说,政策的出台将刺激新能源汽车进一步走上健康之路。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Live Chat by comm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