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特斯拉亏损0.74亿美元;2014年,多了近4倍,亏损2.94亿美元。至2015年,又多了3倍,亏了9亿美元。3年时间,汽车销量,涨了2倍多一点,亏损多了10倍有余。
看一下特斯拉公布的2015年Q1、Q4和2016年Q1的GAAP财务报表,从输入和输出两个口子,给特斯拉把把脉。
一、盈利能力
特斯拉的营业收入增长飞快,销车不存在问题。汽车制造方面的营业收入,2016年Q1为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14.9%;PowerWall等其它收入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7.44%。汽车销量也是步步高,卖的牛!
营业毛利润率那是相当的高,产品获利能力无问题。2016年Q1,特斯拉的营业毛利率是22.1%,2015年Q4为18.0%,2015年Q1为27.8%。特斯拉营业毛利率基本在20%以上,而比亚迪在15%,丰田在9%左右,说明其产品竞争力很强,获利高。
二、成本控制
根据特斯拉2016年Q1的数据,在成本及费用占比方面,汽车制造占比56%,销售管理占比23%,科研投入占比13%,服务及其它成本占比8%。
作为对比,智电汽车从国内、国外,选择了丰田、比亚迪两家新能源汽车扛鼎企业作为参考,看下特斯拉在成本方面,是不是出了问题。
高份额科研投入造出黑科技,但抬高成本,效率太低。2015年,比亚迪的科研研发投入36.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59%、丰田为3.7%,而特斯拉高达15.65%,远超业界水准3倍。
大份额的研发投入带来了精细的BMS、高效的异步交流电机、鹰翼门等高科技,但保持如此高的研发投资份额,想从定制高端转向量产普世,将会异常难。如何创新的同时,高效开发,是特斯拉的必须解决的课题。
能否有效控制销售、管理等费用是特斯拉扭亏为赢的胜负手。特斯拉的销售、管理等费用占总成本的23%,而丰田这项指标仅为14.6%,比亚迪为16.7%。通常,一家汽车企业的产量与经营成本成正比关系,尤其是对产量到达几百万辆的集团性企业,产品技术质量的提升与成本费用的管控同等重要。
在成本与费用方面,做的最好的可能就是日本的丰田,但是面对1000万量的规模,其全球闻名的“丰田生产方式“也倍感压力。其内部高管曾感叹,丰田近几年是不是发展的太快?
特斯拉2018年要实现50万辆量产目标,不说面对丰田、大众,即便是比亚迪,如何控制成本方面,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不怪李书福讲,祝愿全世界的特斯拉们一路走好!
小结
特斯拉手握Model 3的订单,背抗超级电池工厂、超级充电站,雄心满满地驶入汽车量产快车道。只是这条快车道是条盘山路,唯有练好成本控制、高效研发生产的硬功,才能开的顺,开的稳。
注:以上数据均出自特斯拉、比亚迪及丰田官网公布的财务年报及季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