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行业素来被称为草根行业,但是近年来发展迅猛,行业在给人们提供了环保的出行工具的同时,仿冒他人产品,专利、商标侵权屡屡发生,给行业增添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种现象使得企业面对了三种风险:自有品牌缺失,企业实质被架空;侵犯他人正当权益,给企业带来不良声誉;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自有品牌缺失 企业实质被架空
不少小品牌,尤其是徘徊在三、四线边缘的企业,自有的专利技术与创新产品缺乏,他们并没有引进思路,加以创新,而是对一、二线品牌的热卖产品进行仿冒,抓住那些冲明星车型而来的一部分消费者。但是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只能是短期的局部的销量效益,对品牌自身的产品线完善,产品创新“百害而无一利”,扼杀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一味的进行模仿,更是让企业成为空有仿冒产品的空架子,企业想要发展下去,抄袭没有前途。
侵犯他人正当权益 给企业带来不良声誉
最常见的就是抄袭他人产品,这在主观上往往是小企业为了抢夺市场而进行的行为。但是,殊不知这样的行为虽然会给小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一定的市场,但是同时也在侵犯其他企业的正当利益,最终给自身企业带来的也只是抄袭的不良声誉。
扰乱市场秩序 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产品是一个企业能否正常运转的核心,更是表现企业研发实力,彰显品牌魅力的关键,但是,在电动车行业最不缺的就是跟风抄袭,产品仿制、营销方式雷同这些都透露出行业抄袭成风。一个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一味的跟风抄袭,重走他人道路是不可行的。不仅如此,对于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都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总而言之,在电动车行业市场异常艰难的2014年,企业更多的不应该是跟风抄袭,更多的应该将企业重心落到“创新”上,如果仍旧“偷懒”抄袭,碰到这三条红线,企业将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下滑,生存更会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