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招一:库存车已上牌,买到就是赚到
当记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北京市内的一家某新能源品牌4S店时,在展厅内仍可以看到“现金直降xxxx元”、“买车送装潢”等优惠信息。和往常一样的宣传形式在促销车辆,难道在政策未卜的情况下没有对新车销售产生影响?
此时,店内一位销售人员上前询问记者是否有购车需求,而当这位销售人员得知记者的疑问后,非常自信地说道:“考虑到2017年初一定会出现地方补贴政策的空窗期,店里已经有一批新车在年前就办理完上牌手续,如果消费者在此政策空窗期想要购车,店里就可以把这些办理过手续的车辆直接过户给消费者。”随后,这位销售人员还着重强调了两点,第一,消费者买到的这些车辆名义上是“二手车”,但实则仅是办理上牌手续时跑了几十公里的“新车”。第二,由于这些车辆是在年前办理的上牌手续,仍享受了上一年度的补贴政策,所以无论未来补贴政策如何,当前这些车辆的销售价格仍与2016年一致。
奇招二:厂家自掏腰包承担补贴差价
如果觉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见怪不怪,那么用“上无政策,下有对策”来形容奇招一再合适不过。而接下来,记者又通过走访得知了一个非常大度的经销商......
事情是这样的,在记者探访的下一家新能源品牌展厅时,依然看到有消费者在缴纳车款,难道他们也在销售库存车?当记者脑洞大开的想象着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将新车落户到消费者手中时,一位展厅工作人员向记者询问指标是否快到期了?虽然地方补贴政策未宣布,但如果是今年二月底到期,这家店表示可以先期按照2016年度补贴标准预定车辆卖给消费者,即使2017年度地方补贴缩水,消费者也不用担心要补齐差价,据该工作人员解释,这部分费用会由厂家来“掏”。不过,该工作人员还说道,目前由于车管所不允许上牌,新能源汽车只能预定,要等到地补政策落地以后才能交车。
奇招三:索性不卖了
与上面应对补贴退坡的套路不同,由于没法开具购车发票,还有一些经销商索性暂停向消费者销售新能源汽车。
“因为现在政策尚未落实,地方财政补贴到底能补多少,尚无定数。”相比前两家经销商,这家北京地区某新能源品牌4S店内显然冷清了不少,一位负责销售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考虑到消费者购车价格的上涨,会对整体销量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厂家是否会对各车型的指导价格进行调整,或者自掏腰包提供补贴,也在等待地补政策出台后进行商议。
一系列的未知,使得消费者的购车费用无法确定,这也是该4S店暂停外售车的根本原因。很显然,这对于新能源指标将在2月份到期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减少了一大批可供选择的车型。不过,该工作人员也还透露,政策预计会在“年后”大约2月中旬出台。
小结
风来了,猪也能起飞。一旦风向和风力有变,“天上飞”转眼就成了“地上爬”。对于还要取决补贴的新能源产品市场而言,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配套中央政策,地方政府在车辆购买阶段对消费者提供了各项优惠政策,例如,地方购置补贴、牌照优惠、乘用车置换补贴等。一旦遇到当前这种补贴空档期,就像本次记者调查的情况一样,从厂家到消费者都有点慌了,于是纷纷借助外力来抵消所谓的补贴退坡所产生的差价。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在逐渐减少,目的在于倒逼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独立走向市场。毫无疑问,作为新能源车市的必经之路,厂家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解决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各类问题,将对全国性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本文为《新能源汽车新闻》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本文链接,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