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公务用车(下称“公车”)分时租赁的消息可谓是此起彼伏,在公车改革“长驱直入”的今天,公务员分时租车应运而生,为公务员用车提供了新途径,也利于减少“车轮上的腐败”。那么新能源公务车分时租赁会不会成为下一片蓝海?
背景:
2014年7月,国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根据方案,2014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公车改革全面完成。
我国的公车数量一直是个谜,但有专家表示,保守估计,全国的公车数量至少在200万辆以上。时至今日,我国公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地的公车拍卖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百万辆公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笔者从国家与地方发布的公车改革政策总结了如下几点。
公车改革的几大关键点:
一是取消公务用车,发放交通费用补贴。
二是取消各部门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三是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由政府向租车公司公开招标或租用的方式推动公务用车社会化。车辆配备优选新能源汽车。
取消公务用车改发放交通补贴,这就使得公务员只能乘坐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但工作的及时性难以保障,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热浪下,公务车分时租赁相伴而生,既有效解决了公职人员的出行问题,及时性得到一定的保障,同时费用也在承受范围内。
所以说,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但保障公务用车是必须的,在国家大力推动公车改革与提倡绿色出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到公车领域是大有可能,起码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来说,是好消息。
电动公务车分时租赁会是下一片蓝海吗?
早在2014年,我国开展公车改革伊始,就提倡电动公务车分时租赁业务,科技部还做出表率,将电动公务车分时租赁业务纳入到园区。可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与分时租赁车轮的滚滚向前,后公车时代的出行方式将越来越引人关注。
如果按照200万辆的公车数量来看,市值空间是可以估算出来的。借着公车改革的东风,不少租赁公司将触角延伸到电动公务车分时租赁领域,如山东的公车分时租赁获赞;福州的多家汽车租赁公司采购车辆,抢滩新能源公务车分时租赁市场;徐州的电动公务车分时租赁业务也已上线,好评如潮。
但公车分时租赁不同于一般社会用车,如何把握这个度,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车领域的乱象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而除了分时租赁,单位也可通过社会化招标方式来选择租赁公司为其提供车辆服务。
笔者根据马鞍山市政府发布的新能源公务车租赁服务招标公告。总结了以下几点:
车辆要求严格,用车方式多样。招标信息中显示,企业所提供车辆技术状况良好,5年以内车龄或行驶公里数10万公里以内,安全性能要切实可靠。
根据用车单位的工作性质将需要不同类型的车辆,日常出行与巡游一般的轿车即可;集体公务出行、跨区域出差、下基层调研等公务出行将需要面包车、中巴或大客车;执法追捕要用到警车、越野车等。如此一来,如果一家包揽,车辆的购置费用是一笔大数字。
企业提供综合式运营管理,压力大。而除了提供车辆外,其他服务也由租赁公司全部包揽,如上牌、上险(车辆与驾驶员两方面的保险)、司机、充电、维保、救援等多样化、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最为重要的一点的,在费用问题上,单位也给出了限价表,因此,租赁公司就失去了自主权。
因此,要做好机关单位的“御用车队”并不容易,而即便是一般的运营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上述的诸多问题。有运营企业人士向笔者反映,相比物流车,用户对乘用车的要求很高,许多问题是运营企业无法把控的。如,需要更多的资金(车辆、充电桩、人员等需求大)、没有可参照的指导价格,短期内盈利难、涉及的风险也更多。
笔者认为,分时租赁之势已经锐不可当,在后公车时代,新能源公务车分时租赁也会渐成趋势,但公务用车与一般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不同,公务车分时租赁或租赁服务更加受制于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跨越的障碍也更多,同时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形势下,运营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没有金刚钻要慎重考虑是否要揽这个瓷器活。
当然了,如果你已经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运营蠢蠢欲动,但又举棋不定,12月21~23日,第三届中国新能源汽车总工技术峰会,数十位在运营领域深耕多年的大咖为你拨开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