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摩托车与配件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

动力电池产业优胜劣汰 研发、制造需双管齐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30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浏览次数:956
核心提示: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洲与电动汽车资源网面对面交流,分享他对动力电池企业未来发展的观点。

“电池是一个微观化学反应体系,这决定了其是一个制造控制要求较高的行业,只有在研发和制造上双管齐下,持续努力,才能一直站在行业前列。”新能源汽车风云动荡,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问题日益趋近,动力电池企业应该如何发展?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洲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动力电池产业优胜劣汰 研发、制造需双管齐下

9月23-24日,“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技术交流会”在张家港举行,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洲与电动汽车资源网面对面交流,分享他对动力电池企业未来发展的观点。

谈现在-优质的产品才会被留下来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成立,在三四年内迅速进入国内锂电池行业前列,2016上半年入围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第四批公告目录,并被工信部认定为 2016 年锂电池行业唯一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背靠中国这个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的电池企业这几年成长迅速,但相较而言,日韩电池企业比中国起步更早,技术积累更多,生产制造经验也更加丰富。自主企业与日韩在技术和质量上是否存在差距?在徐洲看来,就单体电池技术水平来说,自主企业与日韩企业并无明显差距。但在批量产品的性能及质量上,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制造精细化程度、控制水平、设备智能化程度等方面。

在目前,从政府部门到研究机构,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警报也不绝于耳。徐洲认为,优胜劣汰是一个自然的市场过程,质量一般的产品将很快过剩,但优质产品永远不会被淘汰。他表示:“中天储能以精细制造为理念,质量为先,以集约、精细、智能为手段,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我们有信心,必将处于胜的那一队列。”

数据显示,2016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67GWh,同比2015年增幅达145.2%。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一片向好,但隐忧不少。徐洲谈到:“主要的问题有型号规格繁多、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质量稳定性一般。另外,由单体电池到系统的研发投入也相对较少。”

看未来—研发、制造需双管齐下

电动汽车资源网了解到,2016年中天储能新建投产了两条全自动锂电池生产线,目前实际年产能已达到5亿Ah,下一期的扩建计划也已启动动,2017年还将新增10亿Ah产能。另外,还建成了配套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也进行了深度布局。

徐洲认为,动力电池未来必将走向结构标准化、生产智能化、控制精细化、产品规模化。在技术上,安全、能量密度、寿命是永恒的追求。关于近几年的规划,徐洲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天储能将继续重技术、重质量、重服务,并重视产业链战略合作及新技术开发。

在制造上,中天储能继承了母公司99.99995%超高纯度SiO₂的精细制造经验,建成了目前唯一被工信部认定的2016年锂电池行业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徐洲向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透露,目前,中天储能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了石墨烯材料及高华能量超级电容器,与中科院合作对固态电池、高比能量电池、硅碳负极等进行开发。到“十三五末”中天储能将打造百亿产值的高质量动力电池系统生产能力,立足行业第一梯队。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自主电池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能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还能获得更多配套经验。加速技术升级,优秀的本土电池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Live Chat by comm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