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范围、长周期的雾霾席卷了国内众多城市,就连远在天涯海角的海南也被波及,雾霾对国人身体以及心理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会呼吸的痛”。
众所周知,“雾霾核心问题是PM2.5,这是最直观、最重要的环保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说,治理雾霾就要降低PM2.5浓度,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相关污染物排放量。在3月5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做的政府报告中也对环境治理做了很大的诠释。他表示,在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推广新能源车,调整产业结构,把新能源车作为新型产业战略发展,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雾霾问题一直深受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据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多地环保部门开展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PM2.5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添表示,北京的大气污染中源自本地排放的占到75%左右,其中机动车污染占比最大,为22.2%;天津市环保局公布的结果中,天津PM2.5来源中本地排放占66%~78%,机动车对本地污染的贡献度达到20%;济南市的数据则显示,济南PM2.5来源本地污染排放占68%~80%,机动车占15%。
提到“两会蓝”,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APEC蓝”,在2014年为了保障APEC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达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APEC会议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督查。其中对于机动车辆做了很大的限制,实行单双号行驶等措施。此措施一出,在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200多万车辆停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机动车减排对会期PM2.5下降的本地贡献为39.5%。为“APEC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近年来集中爆发的雾霾初步唤醒了民众的生存危机与环境保护意识。环保议题在“两会”成为关注焦点,有相关人士预测今年将成为环保治理的大年,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表明要铁腕做好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
近日,原央视记者柴静的一部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被反复刷屏,发人深省。雾霾纪录片的播出深受政府以及相关环保部门的广大关注,有相关人士预测政府未来将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尤其是公交领域的应用,加快新能源客车对传统客车的替代。新能源客车需求增长确定性提高,推动估值增长,相关零部件行业也将受益。
按照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导致雾霾的元凶除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烧煤也是一大元凶。“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能源的消耗很大,按基准情景测算,“十二五”末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1.2亿吨标准煤。这些情形要求转变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式,要进一步加强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林智钦认为,要发展绿色清洁新能源,发展绿色技术、清洁技术。一方面,加快开发太阳能和空间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水电、地热深井、热电联产、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等新兴低碳工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扶植力度,重点清除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输送、分配、存储等环节的瓶颈,降低清洁能源成本。以清洁能源来代替煤炭。另一方面,推进以天然气、能源绿色技术为中心的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包括天然气的绿色开发、“煤地下气化”等洁净煤技术、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等。同时,慎重发展污染大气、安全度低的能源行业(比如页岩气、可燃冰等),加快治理空气污染,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发展。
新能源发展规划助推新能源车产业化。新能源车的发展,是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居世界之首之时,开发和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其他采用绿色技术的汽车的任务变得更为紧迫。新能源车成各地两会关注的焦点,各种利好政策频出,更加有助于新能源车市场的开拓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贾楠表示在北京湛蓝、高远的天空下,步行至人民大会堂,感受着清新的空气的味道,很美好!但是,能否留住‘APEC蓝’、留住‘两会蓝’,使之成为常态,不光考验着政府,也考验着每一位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