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摩托车与配件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 正文

取消补贴是新能源汽车的“毒药”or“解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6  浏览次数:605
核心提示: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现象进行了严厉斥责,并表示将联合相关部委组织专项检查,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现象进行了严厉斥责,并表示“将联合相关部委组织专项检查,对查实的骗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同时楼部长表示2020年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退出;2017-2018年的补贴标准比2016年水平下调20%。
 
新能源补贴新能源补贴
 
那么,新能源补贴该不该退出,如果真的退出了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消补贴究竟是新能源汽车的“毒药”还是“解药”?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有没有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单纯从销量数字来看,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截至2015年,累计产销近50万辆,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
 
但如果深扒这个五十万辆或者三十万辆的背后,就会发现现实远没有数字这么性感。
 
第一、30万辆新能源车后有多少辆是在路上行驶的?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海关、公安部统计数据看,前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7。4万辆,而对应的上牌量累计仅10。8万辆,两者相差近7万辆。针对如此巨大的数据差距,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就公开表示,这非常有可能是新能源车企为了骗补而生产,新能源汽车可能没有交到消费者手中。《经济观察报》的调查就明确指出,
 
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一条简陋的组装线就“生产出”电动车,或者转手卖给自己
 
的租赁公司,或者获得补贴后拆下电池重复利用循环申请补贴,轻易便套取上亿元的新能源补贴,也就是说,不少生产出来的新能源车型仅仅是骗取补贴的工具。
 
第二、30万辆新能源车型有多少是私人用车?
 
据公安部上牌数量统计显示,今年前10月,上海、北京、杭州、临沂、深圳、广州、天津、武汉8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推广数量达6。85万辆,占比推广总量的63。2%。而这些所谓的“十城千辆”示范推广运营城市里,占大头的还是公务用车。目前可查的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25个示范城市共推广各类示范车辆27432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各类车辆23032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4400辆。私人购买辆还不到公务用车购买辆的20%,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在很多地方其实还是政绩工程,还没有走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目前大部分私人购买新能源车型大部分都是“被迫”购买:北、上、广、杭等少数限购城市新能源车销售量占到总销量的近8成。
 
第三、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真的有进步吗?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就明确指出:目前我国能够生产的只是很初级的电动汽车,它的电池、电控、电机、车子能够在不太长的距离,保持正常行驶而已,如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这种较高层次的需求还未涉及,如电池的能量密度、充电时间、电池的寿命、电池的安全性等这种核心关键技术更是没有大的突破。
 
实际上,市场上目前的新能源车型也能够说明这一问题:除了比亚迪秦、唐算是全新研发的新车型,无论是吉利还是奇瑞、上汽都是在传统车型上更换动力总成的。尤其像吉利知豆这种号称已经出口欧洲的新能源车型纯粹就是皇帝的新衣而已,与普通的蹦蹦车的区别就是一个有补贴一个没补贴。
 
也就是说,我国新能源补贴虽然政府已经花了大量的钱,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带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进步,没有带动私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没有有效培育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反倒可能是一剂猛药。
 
一、真正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让真正有技术的企业生存得更好。
 
新能源汽车补贴如果真的取消,可以预见的是那些骗补贴的企业会立即消失。当然,真
 
正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短期内也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和影响,因为补贴取消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购买意愿下降。但是如果不取消补贴,一些假的新能源生产厂家也会因此发展壮大,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利局面,更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市场经济就是优胜劣汰,通过竞争来激发企业的活力。补贴则刚好相反,是通过宏观控制来影响企业的决策和战略。有了补贴,就会有各种贪腐丑闻,也必然会有骗补现象的存在。
 
二、真正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
 
没有了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就必须靠真本事来打天下,像吉利知豆那种骗
 
补贴的车型就不可能面世。对于车企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像特斯拉一样真正研发一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要么彻底放弃新能源汽车业务。通过市场竞争,反而会使优质资源全部向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聚焦,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
 
纵观中国现有的已经获得成功的高新产业,如华为、小米、阿里巴巴都不是通过获得政府补贴发展壮大的,相反,这些高新产业在创业初期还曾遭遇到相关部门的打击。而那些获得补贴无数的所谓高新产业,却大部分都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如头戴环保光环的的新能源和光伏产业,接受多年的补贴,至今还是吸金洞。
 
所以,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与其说是一剂解药,不如说是一剂鸦片,会让主管新能源产业的相关部门和部分通过补贴获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短暂的快感,但从长远来说,却可能损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正常、健康、有序发展,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患上补贴依赖症。
 
迟痛不如早痛,新能源汽车补贴,是时候该退出了。
 
 
[ 政策法规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法规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Live Chat by comm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