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摩托车与配件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市场行情 » 正文

张少华:莫让充电尴尬拖累新能源车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03  来源:腾讯专稿  浏览次数:548
核心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冲高,数字光鲜的背后并不是没有阴影! 买了非地产新能源汽车却无法使用当地充电桩的尴尬,时至今日还经常见诸报
新能源汽车销量冲高,数字光鲜的背后并不是没有阴影! 

    买了非地产新能源汽车却无法使用当地充电桩的尴尬,时至今日还经常见诸报端。 

    这表明,正当不少人士欢呼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坚冰逐步被来自上层的严厉规定打破之际,进得了更广阔市场的外地产新能源汽车实际上却没能逃过当地自成体系的充电桩的掣肘。从这一点上说,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并没有大幅度拓展。 

    如果这种局面被人为保持,那么,在当地政府大干快上充电基础设施的豪情之下,势必形成南辕北辙的效果——各行其是的充电桩建设愈多,对其他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限制愈大。 

    由此带来的另一个危害是,统一标准的缺失,将影响对全球最大市场的充电标准的主导权。应当看到,跨国汽车公司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进入中国市场,游说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标准。换言之,再不加速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必然有将市场拱手于人之虞。 

    从全球来看,已经形成了几大主要电动汽车充电标准阵营。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斯巴鲁以及身处欧洲的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均采用了CHAdeMo快速充电方案;奥迪、宝马、克莱斯勒、戴姆勒、福特、通用、保时捷和大众等德美企业则采用统一的DC联合充电系统(Combined Charging System)。电动豪车制造商特斯拉也欲对充电标准施加影响,其掌门人马斯克在英国首都伦敦强调,打算开放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系统的设计技术,以便建立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都能采用的技术标准,不过,其他电动汽车商需要接受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经营模式。他并在官网上发布名为《我们所有的专利属于你》的博客,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宣布,为了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将开放其所有的专利。 

    而中国,亦于2011年12月22日颁布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4项国家标准。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75项电动汽车标准》等,涵盖了电动汽车基础通用、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总成、基础设施、充电接口和通讯协议等各个领域;明确了电动汽车的分类和定义、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规定了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条件,规范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统一了车与设施之间的充电接口和通讯协议。 

    但是,对充电时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细节并未进一步的做出详尽要求。严峻的问题,包括尚未落实的直流充电标准。而直流充电标准同样涉及到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电压、防热插拔保护等,直接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息息相关。在充电过程中热拔插可能迸出火花甚至损坏充电连接器,如果充电装置设在加油站之内,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与此同时,2011年批准发布的GB/T 20234.1-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T 20234.2-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 交流充电接口》、GB/T 20234.3-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 直流充电接口》、GB/T 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只是“推荐”标准而非“强制标准”。 

    这就埋下了一些隐患。欲意保持自己优势、不愿推倒重来投入资金重新研发的企业,转向各行其是;而原本兴致勃勃的投资者,在充电标准不统一的背景下,对投资充电设施建设领域畏手畏脚、困惑傍徨。2014年5月国家电网宣布全面放开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开放四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跑车充换电实行市场开放,抽水蓄能电站、调峰调频储能项目则实行投资开放),但面对充电标准不尽统一的现实,本来兴致勃勃的社会资本转向望而却步,担心没有“钱途”。 

    中国新能源汽车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无法使车企齐心协力的打开国际市场。在海外市场,为五花八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建立不同的充电设施显然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这必然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的竞争力。 

    眼下,陆续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以及其他利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使之呈现高速增长之势。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113辆,同比增长近11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3589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2369辆;纯电动商用车生产2166辆,同比增长近4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989辆,同比增长70倍。2014年前9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4.13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99万辆,同比增长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8986辆,同比增长16倍,燃料电池乘用车生产4辆;纯电动商用车生产5248辆,同比增长115%,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7197辆,同比增长154%。 

    尽管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接近前两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之和,但是总的累积产销量与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宏伟目标尚有不小距离,顺利达成的任务艰巨。 

    可以说,充电标准的不统一,弱化了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效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本可以更快。 

    目前,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更多标准目前还处于襁褓之中。有关专家不久前表示,正在制修订的电动汽车标准还有77项,其中现有标准修订16项,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电池回收利用等新标准制定61项。这些标准中,已完成报批稿23项并将随后批准发布。2014年10月底,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等12部委又联合印发《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充电设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完善充电设施用地政策,抓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扶持性电价政策实施。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助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时不待我,尽快出台统一标准,形成合力、打造各家通用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前进扫清障碍!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Live Chat by comm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