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动汽车在使用成本上比燃油车更具经济型:充电费用、维修保养成本都相对更低。因此,目前电动汽车成为中国共享汽车的主导车型。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市场上95%以上的分时租赁均为电动汽车。作为公共交通出行领域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共享汽车在大热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理想中的共享汽车
理想状态下的共享汽车能够实现随取随用随还。下载租车APP、注册会员、上传本人身份证和驾照实物照片,审核通过并交纳押金后,根据GPS定位查找最近的一个租车点,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通过系统远程控制解锁,将车开走。取车后即开始计时计费,在到达目的地后,查找最近的停车场停车,用手机锁车门结算即完成还车。
从成本来看,买车需要一次缴纳车辆全款、保险费、车位费、维修费、充电桩安装费等,而租车最多需要缴纳几千元押金,以及使用期间产生的费用。同时,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共享汽车价格也远低于出租车。此外,用户还可根据出行目的的不同,随时更换自己驾驶的车型,以应对合适的场合。在国内大中城市,买车、养车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限行政策、上车牌难等问题,公众对共享汽车具有巨大潜在需求。
现实中的共享汽车
以上提到共享汽车的便捷性和成本上的优势,但在实际营运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预约机制不成熟。与共享单车相比,共享电动汽车需要固定的停车位,其一定范围内的投放数量也更少。同时,部分租车APP还缺少预约汽车的功能,部分用户在通过GPS定位查找附近的汽车之后,无法对其进行锁定,在到达之后汽车可能已经开走。
随取随用随还难以实现。上一节提到共享汽车具有随取随用随还的特性,但目前共享汽车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网点也多设于人流密集的商业圈。城市中心停车位供应已经接近饱和,因此,目前共享汽车能够实现的仅仅是定点取车,定点还车。如果无法调动社会资源解决停车等问题,使租车网点形成网络,汽车共享就很难实现。
资源浪费明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车辆单向流通的情况,导致某些网点的汽车过于集中,某些网点的汽车过于稀少,汽车不同于自行车,体积较大,运输成本也会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缺乏有效监管。由于共享汽车是通过系统后台远程控制,因此运营者很难判定用车的人员是否为登记注册的人员。去年年底,在太仓甚至发生了小学生驾驶共享汽车上路发生致死事故的惨剧。共享汽车的投放规模还将不断扩大,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将随之而来。
对使用者素质提要求。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部分用户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的情况,而共享汽车对用户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诚信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避免共享汽车出现人为锁车、毁车、等不文明用车行为,不仅仅对相关条款的完善提出了要求,也对社会整体素质提出了挑战。
法律上的盲点。在法律法规层面,目前电动汽车是法律上的盲点,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应通过立法对共享汽车进行监管,以此指引产业发展。
笔者认为,虽然共享汽车前景看好,但目前整体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法律法规存在空白,不过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优化,将会逐渐完善。我们可以预见的是,虽然目前电动汽车共享有诸多进入者,但随着行业发展的逐渐成熟,共享汽车市场最终将会变成少数运营企业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