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号难求”的北京车市,不用摇号直接配置具有标志性意义,政策扶持“大礼包”频频落地,能否使新能源汽车迎来“井喷式”增长?
来自普华永道的最新报告预计,未来5-10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重要时期,市场有望出现“井喷”。
“虽然国内市场份额尚不足1%,未来10年或将增长至40%。”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业务合伙人金军介绍,当前市场需求将逐渐从公共领域和微型车向纯电动乘用车转移,并集中在主要的试点城市。“这意味着从培育初期的补贴式发展逐步过渡到市场化运营。”
新能源汽车蓬勃兴起不仅仅是在中国,“未来5-1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重要发展时期,主要国家生产商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以获得竞争优势。”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廖仲敏说。
可喜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上开始崭露头角。报告显示,全球电池生产格局逐步从日韩主导演变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竞争也将促进市场更快发展。”金军说。
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来,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频频出台:9月新能源汽车免车购税政策落地;2016年前公用车购买中30%的份额系新能源汽车,最高可达12万元补贴、为充电设施企业提供优惠电等。
随着国内市场利好频出,中国电动车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15年1-8月,中国电动车制造商BYD、北汽、上汽旗下车型持续进入全球销量前十。比亚迪的秦系列在8月份以3500台成为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
纵观全球市场,目前各国提升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还是通过政策拉动。挪威作为全球人均拥有电动汽车最多的国家,与优惠政策分不开,免除年度公路税,停车费,路桥费,且可以使用公交车车道;德国也计划提供免费停车、号牌等支持;荷兰为每台车提供5000-8000欧元税收优惠;法国每台奖励也达7000欧元;美国提供7500和4007美元的税收抵扣,并对充电设施投资提供30%补贴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新能源汽车“破冰”的关键是解决充电桩问题。普华永道报告指出,在欧盟、北美和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强有力的带动下,预计全球充电基础设施市场未来十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5年后逐渐进入饱和阶段,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充电基础设施生产大国。
“但最终‘花落谁家’还取决于商业模式的竞争。”金军预计,租赁模式在短时间内将成为重要的推广手段。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集中在政府重点推广的大中型城市,其中2014年上海、北京、浙江三地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全国的半数以上。“由于目标完成率整体低于计划,预计2015年后政府将进一步出台支持政策。”廖仲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