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吉利与新大洋正式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新大洋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次日,微型纯电动车知豆D1在吉利兰州基地正式下线。这桩婚姻看起来非常美满,吉利玉树临风,多年来在新能源车发展方向、技术路线、产品研发、营销模式等方面有所准备,而新大洋小家碧玉,十年于闺中精心研发微型纯电动技术,终于邻家有女初长成。两者格外登对,优势互补,况且这桩婚事还得到金主“金沙江创投基金”资金方面的支持,金沙江旗下管理近13亿美元的基金,滴滴打车、大智慧炒股软件等都是其投资项目。
而与此同时,新大洋在山东的几百个“兄弟”还在苦等着消息,以“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首届论坛13~14日在北京举行,这些低速电动车制造商寄望该论坛能释放出对低速电动车利好的信息,尽快结束多年在灰色地带游走的艰难岁月。去年,工信部、公安部等多个部委到山东调研,曾一度有消息传低速电动车相关标准及政策有望去年年底发布,而事实上,相关标准及政策至今尚未正式出台。
尽管新大洋已撇清自身生产的已不是低速电动车,而是微型电动车,区别在于其已达到“双80”规定(即续航里程达到80公里、最高时速达到80公里/小时),知豆D1续航里程已达到160公里,但同样不具有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新大洋通过自身奋斗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这多少还是给山东等地正在苦等身份证的低速电动车企一些希望,万一拿不到“身份证”,也可以学习新大洋借力其他车企生产资质杀出重围,只要手中握有领先的自主研发技术。
不过,嫁入吉利“豪门”的新大洋从此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在新能源车路上一帆风顺?令人玩味的是,五年前便进入电动车制造领域的新大洋,曾一度以低速电动车生产商的身份存在,经过多番周折之后,去年才与同属浙企的众泰汽车牵手,产品并进入工信部新能源示范推荐车型目录,从此拥有了新能源车的“合法”身份,众泰知豆从2014年4月上市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内便挤进纯电动汽车市场前三名,2014年产销量达到7400辆。在解决了“身份”问题之后,新大洋为何又与另一车企吉利正式拜堂成亲?有传言称,这是因为合作方众泰对新大洋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为了避免知豆与众泰自己的新能源车产品形成竞争,知豆只能生产两轮小型电动车,四轮以及更大规格的车不能开发。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当事方的回应。鲍文光对媒体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发展的是知豆品牌,不管是众泰知豆也好,吉利知豆也好,品牌都是知豆的,所以知豆无非是在不同的基地生产,在我们的销售网络里是一样的,都是同一个网络。”
与新大洋“脚踏两只船”相比,吉利结这桩新能源车“亲事”也非用情专一,此前吉利已与康迪电动车公司以及科力远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合作。李书福反对闭门造车,强调完全开放和高度协同,并为此将吉利一个研究了将近10年的成功项目中的51%股份转让给科力远。而对于康迪和知豆,李书福声称都是“真爱”,吉利跟康迪合作一年多来非常愉快,关于知豆,跟吉利合作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知豆电动车研发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康迪还是知豆,今后和吉利协同起来,最起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会更加聚焦,会更加结合当前全球电动汽车开发的规律来集中投入研发,共享基础架构模块和电动汽车的平台,共享采购体系的竞争力。李书福还谈到,吉利与康迪以及知豆合作,有很多共享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吉利、康迪合资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城市“微公交”领域,吉利、新大洋的合资产品知豆将直接面向市场进行销售,现在康迪和知豆这两款车,最大的特点是小、轻、便宜,吉利接下来自身要投放的电动汽车产品相对“高大上”。
虽然定位有所不同,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毕竟是同行,依然不排除有一天同台竞争,而且合作过程中,在谁来主导、研发技术共享到哪种程度、渠道以及利益分成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博弈。而面对记者提出的生产资质这一问题时,鲍文光坦承,目前还没有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新大洋,通过与吉利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技术共享的价值命运共同体,此外,新大洋自己也在努力争取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这或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