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电动自行车行业2020年销量4760万台,产值超千亿。整个产业规模,可能仅次于汽车产业或家电产业。另有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共享电动车整体投放量超过600万台。叠加前几年的投放,共享电动车保有量早已突破千万规模。
近两年,伴随着共享电动车的快速兴起,换电市场在资本的推动下也迅速驶入了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电动车充换电服务平台目前已有上百家,如春藤物联、e换电、小哈换电(原“哈啰换电”)、易骑换电、骑士换电、行运兔、张飞出行(张飞充电)等,市场雏形已初步成型。有机构预测,换电市场或存在一个约2000亿的潜在规模,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电动自行车行业中的又一极。
然而,权威人士透露,截止目前换电服务平台多数仍处于亏损状态。那么,换电服务是否真的会成长为电动车行业新一极?
换电市场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
亟需产业政策落地
前几日,“交通运输新业态服务需求侧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针对蓬勃兴起中的电动自行车换电行业的几条理性建议引发了行业共鸣。
江浩然表示,电动自行车的换电模式,需要在政府统筹规划下有计划、有节制推广,避免扎堆和资源浪费,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换电的设备安全和用户数据安全。此外,政府和相关企业必须共同探索,尽快就电池标准等核心问题进行讨论。
而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模式,国家政策明确指出要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给相关产业指明了方向。但是,电动自行车的换电模式暂时未纳入国家议程,换电企业还在摸索商业方向。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换电服务一方面是平台的重资产投入,一方面却是国家政策的不明朗,换电市场成为电动车行业新的增长极尚言之过早。
换电服务使用场景较为单一
能否切入民用市场是关键
众所周知,“换电市场”的兴起源于电动自行车的消防安全风险和“充电难”这两大痛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换电运营企业,运营范围主要涵盖二三四线城市,与共享电动车覆盖区域高度吻合。这并不难理解,毕竟服务对象目前主要为共享电单车企业、城市商业配送(外卖、快递等)。
然而,民用电动车却拥有近3.5亿台的市场保有量。这才是真正的大市场。
但,换电是私家车主的选择么?笔者认为,至少目前来看几乎近于伪需求。毕竟从成本考虑,电动车主目前还以家中充电为主要方式,即便是部分城市有明文规定不能室内充电,多数住宅小区已在完善充电桩的布设。室内充电不安全,充电桩可以杜绝这个隐患。
小编平时也经常使用电动车,出于安全考虑,室内充电已被排除,但小区充电桩一次充电一块钱,充值时还有优惠,试问换电成本还会更低么?而且,夜间充电白天直接骑行还省去了换电程序,换句来说,换电服务做不了我的生意。
切入民用市场,难度不小。短期来看,共享、外卖等商用市场仍将是换电服务的主战场。
换电,被称为“电动车行业的共享充电宝”,可以有效规避充电安全隐患和“充电难”问题,但仍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换电市场,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