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电动车行业内“涨”声不断。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限电限产政策突发、环保监管趋严等一系列原因 ,都导致了电动车价格在近段时间出现了大幅上涨。
而从产品出发,随着电动车价值的不断丰富,电动车整体价格上涨将成主流趋势。
就营商走访市场的情况来看,电动车终端市场价格普遍涨价了400~500元。其中,在几个新国标电动车主力市场,国标车的价格更表现出了明显提升,以杭州为例,部分国标车单价上涨了1000元左右。
真实的市场情况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多数人的眼中,当前的市场销量不好,车根本卖不出去,电动车降价促销抢销量,才是唯一的出路。哪里还敢涨价?
但事实是,市场行情远没有各大经销商群里聊天内容来的悲观,卖得好的也并不是网上广为流传的888元、999元特价车,在实际成交中,消费者购买的新国标电动车成交价格基本在2500-3500元区间,低价特价车的销量寥寥无几。
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哪怕是“价格敏感者”,也并不意味着一味追求最低价。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关注电动车的价格,而忽视了电动车产品本身。
新国标后企业研发成本增加
新国标是整个电动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不仅是拉动了换购潮,更重要的是,新国标对于电动车整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加大在生产研发上的投入。
以往部分企业为了打价格战,会投机使用一些“阉割版”车型或者是“低配”车型,但新国标的落地,直接切断这条路,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制造产品。
同时,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摆脱同质化泥淖,正在逐步减少“公模”车型的生产,转而走上了自主研发设计的道路。纵观目前市场上畅销的车款,无不都是企业的自主研发车款。
消费者安全意识警醒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以往或许贪图几百块的便宜,还会有消费者选择购买一些劣质低价的电动车,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着很大的消费市场,但不断高发的劣质电动车安全事故,给广大消费者敲醒了安全警钟。
特别是,随着年轻用户逐渐成为消费主流群体,低价劣质电动车更难有栖身之地。
“价格战”不再是企业竞争“良方”
诚然,较低的定价是吸引消费者的有力工具。但近年来,接二连三的“价格战”,早已让厂家和经销商筋疲力尽。随着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行业洗牌不断加剧,“一车一票”政策,市场监管严格等都让走低价路线的杂小品牌失去主动权。
或许目前一些低质的产品还能依靠“低价”苟延残喘,但长久下去,只会把自己作死。靠“低价竞争”这条路,终归会失去市场。损人不利己!
行业迈入高质高价竞争阶段
正如某企业领导所说,“电动车正从大宗消费品转为耐用品”,而支撑其转化的动力,就是产品本身价值的不断提升。
通过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以外,电动车功能属性也在不断丰富。现在很多品牌都已经研发出了搭载动力回收、超长续航、智能骑行、无线充电等多种黑科技的产品。
毫无疑问地,电动车价值的提升会带动电动车价格的上涨。这对行业来讲是正向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一个产业向好发展的必然趋势。
整体来看,无论是外部的原材料涨价,还是内部的电动车产品本身,都注定了:电动车涨价将是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