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电动车新国标的第三年,也是拐点之年。
这么多年来,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顽强而隐忍。
用时下最流行的话来说,电动车行业也进入了“下半场”,上半场时没有裁判,谁身强力壮、谁撕得了脸皮,谁能赢;但下半场,有了裁判,谁能赢要看规则。
这绝对是件好事,因为不管是谁,都不想走得好好的,背后被人挖墙角、捅刀子,有了规则,要赢也能赢得轰轰烈烈。
从街头一片混战打得头破血流,到真枪实弹步入正规战场,并非易事,这时打仗的,就不是你扔个石头,我扔回去个木棍儿,而是你派出战斗机,我拉出高射炮。
一直都说自己成熟了,这才是成熟的终极考验,能在这次洗牌大战中扛下来的,必成大器。
现在再也不是营销为王的时代了,光靠空喊是“忽悠”不到人的。产品就像武器,只有产品强,才能狙击对手、提升销量。
产品是销量、利润的保证。看看最近几年发展不错的几个企业,哪家不是有几款叫得上名的实力产品。
很多企业制定了宏伟的销量目标,但千万不要忘了,理论上是可以卖这么多,可是,产能要能保障。如果是某几款车市场销量很好,但工厂产能跟不上,那可不眼睁睁看着钱从指缝流走,而且会严重损伤经销商信心和动力。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未来将会是质量争夺战,这是消费升级、用户需求增多、要求提高的必然结果。近一两年,企业开始着重技术开发、续航安全等,爱玛开始造车,这都是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拼到最后,一切回归,没有好产品,都是耍流氓。
先不说未来,就当下,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已经展露无遗。年前大厂囤了很多配套,等着年后小旺季的市场供给,而部分中小厂没有准备,谁曾想年后原材料大涨,各大配套厂当然首供的是大厂,保证大厂的价格和产能稳定,中小厂拿不到配套,就算拿到了也是价格偏贵的。
这就导致了大厂抓牢了配套,产能充足且配套成本可控,这就逼着部分中小厂去找质量得不到保障的配套,先保证产能、成本控制,再考虑质量,很明显,这是一个恶循环。
电动车行业的下半场,主机厂的自主性加强了,在科技提升、性能提升、质量提升的要求下,行业一线品牌会激进地抢夺伙伴、占领赛道,从而压制潜在对手。配套,极有可能成为压垮中小厂最后的稻草。
可以说,在电动车行业中,只有少数企业对于未来有一张清晰的地图,要去哪?为什么去?怎么去?这是愿景、是能落地的战略、是行动的方向。
只有退潮之后,才能看出谁在裸泳。草莽时代的行业,肌肉大的说了算,但现在不是了,新国标第三年到来,这也是很多城市超标车到期的一年,没有战略指引和战术准备的企业,如何在打仗中临阵不乱、一往无前?
如果只是要赚这一波换购红利,没问题,但要在未来谋得一席之地,就要有坚定的目标和长久的规划。爱玛要成为全球领先的便捷出行科技公司,因此才有了与美云智数的合作,才有了深圳的智能中心,才有了造车时代的爱玛壹号A500……目标明确、路径明确,所有人才能心朝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说到底,这个时候,是拼老板们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的时候。
一流的企业制造标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一两年,行业标准好像越来越多了,这是国家层面对电动车开始关注、规范了,但同时我们也要看见行业优秀企业在后面的推动作用。
一旦各个标准建立成型,这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门槛。而推动标准落地的这些企业,必然有底气和实力,这无疑是有利于行业向前、向好发展,也会促使行业强者越强。
此外,各企业对品类、车型、技术特点、显著性能的研发,会无形中形成行业共识性标准,什么才是牛系产品?就是小牛推出来的;什么才算智能?九号给出了答案;什么才是造车?爱玛壹号A500那样的;什么才是长续航?什么才算得上高速电摩?什么才称得上锂电安全?等等,这些标准都会成为企业的护城河,也会瞬间拉开与竞品的距离,实现真正的差异化,扩大利润空间。
国家制定的标准、行业共识性标准,这都会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能够成为标准原型,自然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
从最初大家提起新国标就闻风色变,到现在两年过去了,更多人看见了新国标会带来的有序,推动着行业标准化、规模化。
当我们站在新国标第三年的起点时,不由得想起杜甫:
“三十来岁的时候,这家伙纵横燕赵、裘马轻狂,跟着李白大哥到处浪。
他完全没意识到,那是最好的时代。”
珍惜现在,有很多机会,多年以后,再回首,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