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占全部乘用车生产成本的40%—60%,一直是车企关注的重点。而相关部件供应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面对新的技术发展机遇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不断寻求降本之策外,在技术方面更是精心于突破和创新。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作为吉利集团旗下子公司,该公司承担了未来吉利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的业务,2015年广州车展前夕,吉利汽车发布 “蓝色吉利行动”宣言,宣言中提到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这对于威睿公司来说,机遇与压力共存。该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在吉利和沃尔沃两大技术后盾的强力支撑下,迅速成长为一家服务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作为电池企业发展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成本压力和行业竞争压力,威睿将如何应对?而对于电池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又将改进提升?此外,新能源汽车目前虽然增长迅猛,然而具体发展仍在探索期,针对此阶段,企业又将如何规划……,近期,盖世汽车记者采访到了威睿电动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宏,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盖世汽车:赵总,威睿作为目前行业发展较快的新能源企业,目前的业务进展情况如何?主要生产产品有哪些?
赵宏:威睿公司是吉利集团旗下子公司,目前主要服务于吉利、Volvo cars 及其他相关品牌的国内主机厂。2016年公司总销售额近一亿元人民币。我们主要业务范围是开发、制造并销售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集成,产品涵盖纯电电驱动系统集成、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关键模块子系统:如电池包,电机,电控等。
盖世汽车:现在大家普遍提到一个词——后补贴时代,您如何看待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影响尤其在电池方面?贵司在此方面又将如何应对?
赵宏:国家补贴政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种扶持,对电池产业也是一种保护,然而这种保护不会是永久性的,企业亦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政府补贴。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供应链,目前我们已经新开发了国内20多家电芯及模组供应商,这在和三星、LG等国际一线电池企业合作的成本上,相比较就降低了近20%。所以我们公司所产的电池包在成本方面是十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此外,我们也在不断寻求轻量化解决方案(如采用铝材),提高能量密度,以应对成本压力。不过我要提及的一点是,在乘用车方面,我们采购成本本身就没有去考虑国家政策补贴,因此退坡对我们没有太多影响。
盖世汽车:目前新能源电池的安全性、续航里程一直是行业较为关注的问题,威睿在此方面将如何改进和提升?
赵宏:公司除了通过自身研发,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之外,在未来我们不仅只和三星、LG等发展成熟的一线电池企业合作,我们还将寻找国内核心技术提升较快的非常具有潜力的电池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用我们的市场资源与他们的核心技术相互配合,并吸纳对方的创新管理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提升,在降低成本方面亦大有裨益。目前公司在此方面已开始规划布局。
盖世汽车:动力电池虽然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然从目前市场情况看,竞争较为激烈,您觉得贵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赵宏:除了上面提到的成本优势外,我们还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首先沃尔沃研发中心和吉利集团研究院在技术上给予我们强有力的支持,此外,我们公司自身在研发上投入上力度也非常大,目前我们公司有18位技术人员,分管电池包结构设计、热管理设计、BMS这几方面,这些人才均来自行业知名企业,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今年会增加到50位技术人员。
盖世汽车:2017年贵司怎样布局市场?有什么预期?
赵宏:目前除了吉利集团和沃尔沃外,今年我们在客户方面会加大拓展力度, 包括外部的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我们的目标,不仅在核心技术上赶超三星、LG等国际一流的电池企业,而且在成本上还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非常看好2017年的市场前景,目前我们所拥有吉利集团400-500台电池包样件订单,和沃尔沃2000台的电池包订单数量。同时商用车方面我们也已有新客户预约,总的来说2017年销售额我们预计会达到近2个多亿人民币。
此外,近年吉利业务发展迅猛,去年销量达76.5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以49218的销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长85%。按照之前的规模目标,2020年达到200万辆,其中90%是新能源也就是180万台,这对于当中的“三电”来说都将是一个很大的布局,包括产能的布局、供应链的布局等。我们也在不断调整和规划,计划在不久的未来年产能达30万台电池包,10万台电机,10万台电控。而今年我们正在筹建4000平米的二期厂房,计划2017年9月份量产,这也是为吉利集团接下来的项目做布局。
盖世小结:新能源行业在过去数十年政策扶持中,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同时成本也大幅降低。如今在“后补贴时代”又将如何发展?对在新政策的大趋势之下,未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差距拉大,竞争将激励和倒逼企业必须持续壮大研发能力,通过控制成本和自由竞争来进行长远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