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量猛增,市场快速升温
经过前两年的市场培育,今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2014年增长了4倍。从数据及增长势头来看,2015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无悬念。
除了量上的激增,2015新能源车消费市场的结构也有可喜变化。1-11月新能源车销量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1.72万辆,同比增长3.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5.30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9.01万辆,同比增长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89万辆,同比增长90%。
前两年国内的新能源车消费市场,主要面向的是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领域。如今,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由单向的公车拉动,转变为公车和私家车共同拉动。私家车消费市场的打开与升温,正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成熟和可持续发展应有的表现。
产业联动,政策密集出台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但中国在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上是最完善和最下力气的。
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 制定并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首次就技术路线、主要目标、保障措施等全方位作出了顶层设计与规划。其后,包括《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等在内的众多产业利好政策接连出台。
进入2015年,更多且更细化的相关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为促进和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改委3月份起草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其后于6月份正式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而针对新能源车中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行业,工信部3月份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在新能源车充电基础配套设施方面,国务院办公厅10月份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全球来比,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还是日本,包括最近的韩国,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也有很多的政策。但是比较起来,中国的政策无论是从产业发展,从创新的角度,还是从用户的角度,还是从我们充电服务设施的各个方面,该有的政策都有的。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日前在一次新能源汽车峰会上如此表述。
众车企战略转型,加码布局
2015年,对于汽车圈和关注汽车圈的人来说,听到或看到关于某个车企或公司融资几十亿上百亿打造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或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相关零部件产业制造基地的消息,早已经见惯不怪。为了迎接新能源汽车这个巨大风口,无数行业新贵们跃跃欲试,众多传统燃油车车企或主动或被倒逼加速企业战略转型、加码新能源车布局。
这其中,当属吉利在11月广州车展上发布的新能源战略规划最引人注目。“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35%。届时,吉利汽车将实现由传统汽车企业向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战略转型。”这是吉利第一次全面地向外界阐述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其定下的目标之大选择的技术路线之广备受业界关注。与此同时,长城170亿,长安集团180亿,上汽集团200亿,国内主流车企无一不在加码布局新能源汽车。
此外,2015中国的新能源车市逐渐被催熟,众多国际厂商也开始发力。一度被视为对中国新能源车市起到“鲶鱼效应”的特斯拉,其CEO埃隆·马斯克几度来华,公开表示要实现特斯拉在华国产。与此同时,诸如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等在华已有合资的国际大厂,纷纷以进口和国产的形式加码布局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而在与新能源车紧密相关的动力电池相关产业,韩国的三星SDI和LG化学这两家巨头公司在华兴建的电池工厂在2015年也脚前脚后相继竣工。
机遇与挑战并存
政策的扶持、产业的联动、市场的升温,2015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而言,不可谓不是黄金的一年;可是,有人产生疑问,产销量开始上坡,但其中的含金量又是多少呢?
从整车层面来说,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将突破30万辆,销量将达22-25万辆。毫无疑问,按照当前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在继2009年我国燃油车产销超过美国居身全球第一之后,2015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也将超过美国再次摘得全球第一。然而,稍加对比一下2015年中美新能源车市场销量中的主力车型,形势很不乐观。统计显示:11月份国内纯电动车销量中,A00级微型电动车占比达68%,A00和A0级已经成为纯电动乘用车的绝对主力。
A00、A0级的微型电动车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的确占据极大的市场需求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适合我国在新能源车推广普及前期阶段的发展。但是,这样的做法及企业发展模式,在抢到了巨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恐怕也丢掉了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车 “要着重抓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抢占新产业制高点”的初衷。
从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层面来看,产量上的大跃进与质量上的不匹配更是形成了鲜明对比。过去一年对于国内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市场,我们听到最多的即为“供不应求、扩张产能”。根据电池行业相关报告显示,今年国内电池投产大概1000亿瓦时,在建和拟建的电池工厂已达1800亿瓦时,基本满足到2020年的需求。
11月11日,在第3届中国(武汉)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行业专家预计:“今年供不应求,明年下半年基本平衡,后年总体将过剩。但是,高质量、性价比高的电池会持续供不应求。”
回看201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和势头。展望即将到来的2016年,许艳华呼吁:“2016年,既要有量,但是更要关注质。产品要提高水平,产业的创新能力要提高,最后市场化的推动等多方因素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发展。”